2003年,广州小谷围岛,考古工作者在南汉高祖刘岩的康陵发掘出土了上百片玻璃碎片。文物修复人员经过长时间精心拼对,成功让一件薄如蝉翼的玻璃瓶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件玻璃瓶最薄处不足0.5毫米,最厚处仅约2毫米,是康陵出土的上百片玻璃碎片中能够修复起来的唯一一件。
中国古代本土生产的玻璃是铅钡玻璃,经过检测,这件玻璃瓶的材质是钠钙玻璃,大概率通过吹制工艺制成。根据材质和工艺判断,这应该是来自西亚的“进口”玻璃。它从西亚远渡重洋,一路向东,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海上旅途,最终来到了五代南汉国的都城广州,并由阿拉伯商人和南汉权臣敬献给南汉开国皇帝——高祖刘岩。刘岩十分珍爱这批宝物,生前观赏把玩,去世后随他入葬,永伴左右。
这一薄如蝉翼的玻璃瓶长啥样?背后有哪些故事?本期《羊城寻宝记》,记者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门留学生亚瑟来到位于广州的南汉二陵博物馆,一探玻璃瓶的故事。
统筹|罗仕 宋金峪 周巍
文|柳卓楠
文案|林心怡
出镜|柳卓楠 亚瑟
拍摄|周巍 宋金峪
剪辑|方浩
包装、海报丨张惠鑫配资平台官网网址
发布于:广东省博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